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
ACS Catal:用於合成大分子D-氨基酸的內消旋-二氨基庚二酸脫氫酶的分級改造工程

  • 分類:行業動態
  • 發布時間:2024-11-19 10:03
  • 訪問量:

【概要描述】D-氨基酸是許多生物活性分子重要的手性結構單元,廣泛應用於(yu) 製藥、化妝品、食品和農(nong) 用化學品行業(ye) 中。目前,合成D-氨基酸的生物催化方法較多,其中,利用D-氨基酸脫氫酶對α-酮酸進行還原胺化的方法具有較高的原子經濟性和理論產(chan) 率。然而天然的D-氨基酸脫氫酶十分稀少,而且主要以膜蛋白的形式存在,難以實現工業(ye) 化生產(chan) 。

ACS Catal:用於合成大分子D-氨基酸的內消旋-二氨基庚二酸脫氫酶的分級改造工程

【概要描述】D-氨基酸是許多生物活性分子重要的手性結構單元,廣泛應用於(yu) 製藥、化妝品、食品和農(nong) 用化學品行業(ye) 中。目前,合成D-氨基酸的生物催化方法較多,其中,利用D-氨基酸脫氫酶對α-酮酸進行還原胺化的方法具有較高的原子經濟性和理論產(chan) 率。然而天然的D-氨基酸脫氫酶十分稀少,而且主要以膜蛋白的形式存在,難以實現工業(ye) 化生產(chan) 。

  • 分類:行業動態
  • 發布時間:2024-11-19 10:03
  • 訪問量:
詳情

D-氨基酸是許多生物活性分子重要的手性結構單元,廣泛應用於(yu) 製藥、化妝品、食品和農(nong) 用化學品行業(ye) 中。目前,合成D-氨基酸的生物催化方法較多,其中,利用D-氨基酸脫氫酶對α-酮酸進行還原胺化的方法具有較高的原子經濟性和理論產(chan) 率。然而天然的D-氨基酸脫氫酶十分稀少,而且主要以膜蛋白的形式存在,難以實現工業(ye) 化生產(chan) 。

內(nei) 消旋-二氨基庚二酸脫氫酶(meso-diaminopimelatedehydrogenase,meso-DAPDH)是一種對α-酮酸的還原胺化反應具催化活性的D-氨基酸脫氫酶,具體(ti) 反應路線如圖1所示。

c24ca09458560c43ea245f997c8cbdb9.png

圖1.meso-DAPDH催化α-酮酸的還原胺化反應

本文利用來自嗜熱芽孢杆菌(Bacillusthermozeamaize)中的Ⅱ型內(nei) 消旋-二氨基庚二酸脫氫酶(BtDAPDH)作為(wei) 模型,通過對其由內(nei) 向外的分級改造,以提高酶催化α-酮酸不對稱合成D-氨基酸的活性。

具體(ti) 研究過程如下:

(1)BtDAPDH的分級改造及動力學特性研究

將底物和輔酶NADPH對接到BtDAPDH的活性中心,根據底物苯甲酰甲酸的羰基碳和底物結合口袋區域的氨基酸Cα之間的距離,可將BtDAPDH的分為(wei) 3層,選擇用於(yu) 誘變的氨基酸殘基(共43個(ge) 殘基)展示如圖2。

054e20dde2ac7a6c09561433d339941f.png

圖2.BtDAPDH不同層中選定突變的氨基酸

對第一、二層選擇的位點分別用不同於(yu) 該位點的其餘(yu) 19個(ge) 氨基酸進行替換,並對好的單點突變體(ti) 進行組合,從(cong) 而獲得較優(you) 突變體(ti) M4(W129T/D134C/F154V/H235I);繼續以M4為(wei) 出發模板,對第三層的26個(ge) 候選位點進行飽和突變,經過篩選獲得最優(you) 的突變體(ti) M5(W129T/D134C/F154V/S177A/H235I)。M5的催化活性比野生型酶提高了275倍(如圖3),對100mM底物的轉化率高達86%,且M5的動力學參數kcat/Km是野生型酶的125倍,熱穩定性也有所提高。

cc3a228d5915fc36688af94bd73dfcc1.png

圖3.BtDAPDH突變體(ti) 相對於(yu) 野生型

(WT)的突變位點及相對活性

(2)BtDAPDH野生型酶(WT)及其突變體(ti) M5的底物譜研究

本文探究了BtDAPDH野生型酶和最佳突變體(ti) M5的底物範圍(如圖4)。研究表明,突變體(ti) M5對芳香族和脂肪族的α-酮酸都具有優(you) 異的催化活性和立體(ti) 選擇性,ee值均能達到99%。

80e620aa946d8a3e6cc69ca36c586a1d.png

1a1b8b3d9e418eba5e8afd2190038d1f.png

f88f833d9cbe415645228baaa7c4b681.png

圖4.BtDAPDH野生型酶(WT)及其突變體(ti) M5的底物譜

(3)突變體(ti) M5性能改變的機理研究

為(wei) 了解釋突變體(ti) M5催化活性和穩定性提高的機製,分別將底物苯甲酰甲酸對接到M5和NADPH、WT與(yu) NADPH的複合晶體(ti) 結構中(如圖5),再進行MD模擬。結果顯示,與(yu) 野生型相比,突變體(ti) M5在亞(ya) 胺中間體(ti) 形成中表現出更近的距離(d2:4.7Åvs10.0Å)和親(qin) 核攻擊(d1:3.9Åvs8.9Å),這些都有利於(yu) 催化效率的提升。

突變體(ti) M5中F154V和H235I的突變,導致非極性氨基酸殘基的疏水側(ce) 鏈緊密相鄰,形成疏水核心區域,促進底物的結合;且H162可以與(yu) 底物形成π−π堆積相互作用,從(cong) 而促進亞(ya) 胺中間體(ti) 的形成。這些構象調整有助於(yu) 保持催化口袋的穩定性,防止結構衝(chong) 突。

5c2b8288c6bfb390f78a9987faf665d6.png

圖5.底物苯甲酰甲酸分別與(yu) WT和NADPH(左)、M5和NADPH(右)的複合晶體(ti) 結構

(4)突變體(ti) M5的反應條件優(you) 化

本文作者以苯甲酰甲酸為(wei) 底物,對反應溫度、pH、胺濃度、NADP+濃度等影響因素進行優(you) 化。由於(yu) 甲酸脫氫酶(BstFDH)與(yu) DAPDH酶的偶聯可有助於(yu) 反應中NADPH輔因子的再生,會(hui) 影響反應。因此,本文同時也對M5與(yu) BstFDH的投料比例進行了優(you) 化。

在5mL體(ti) 係中,采用補料分批方式,最佳反應條件為(wei) :溫度30℃,pH10,1M甲酸胺,0.2mM的NADP+,M5和BstFDH的比例為(wei) 1:12,反應24h後轉化率高達99.5%。

(5)突變體(ti) M5的應用

本文將得到的BtDAPDH最佳突變體(ti) M5應用於(yu) 合成左旋苯甘氨酸、苯丙氨酸和D-苯基丁氨酸(克級規模),產(chan) 率均大於(yu) 80%,ee值均大於(yu) 99%(如圖6)。

be729247001824b3a2ab6a7a27c040a1.png

圖6.利用BtDAPDH突變體(ti) M的應用案例

本文總結:本文通過對酶進行分級工程改造,擴大了底物與(yu) 酶的結合口袋,最終獲得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最佳突變體(ti) BtDAPDH-M5。M5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立體(ti) 選擇性,可有效催化大體(ti) 積脂肪族和芳香族類的α-酮酸進行的不對稱還原胺化反應。

 

文章來源:

×

搜索

搜索
×